8 月 28 日消息,科技媒體 Tom's Hardware 昨日(8 月 27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近日發布《AI 內容披露頭字段》(AI Content Disclosure Header)草案,擬在網頁 HTTP 響應中新增可機讀的 AI 使用標記。
援引博文介紹,該草案擬為網頁服務器響應添加一個新的 HTTP 頭字段,用于標記人工智能在網頁內容生成中的參與情況,目標是在保持低資源消耗的前提下,讓搜索引擎、歸檔系統及瀏覽器等能夠快速識別 AI 相關內容。
與現有的 AI 生成內容提示(如文字聲明或圖片 / 視頻水印)不同,這一 HTTP 頭字段無需依賴人工判斷或解析復雜元數據文件,是完全機器可讀的,官方稱這不僅有助于搜索引擎進行更精準的索引,也能提升合規審查和數據歸檔的效率。
該頭字段將包括五個主要信息:mode(AI 使用模式)、model(使用的 AI 模型名稱)、provider(模型提供方)、reviewed-by(內容審查人)及 date(生成或修改日期時間)。
其中 mode 包含以下 4 種模式:
none(未使用 AI 生成或修改內容)
ai-modified(原有人類創作,經 AI 修改,如拼寫檢查、摘要生成等)
ai-originated(內容由 AI 生成,經人工編輯修改并審核)
machine-generated(幾乎完全由 AI 生成,幾乎無人為干預)。
IETF 指出,這種標準化的標記方式可為網絡爬蟲、內容分析工具和歸檔系統提供低延遲的 AI 檢測途徑,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計算和資源浪費,該草案目前尚未成為正式標準,未來可能根據業界反饋進一步調整和擴展。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45-27123-0.html互聯網新草案:網頁將明確“AI 成分表”,標明 AI 參與程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