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6 日消息,科技媒體 TechCrunch 昨日(9 月 25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名為 Neon Mobile 的社交應用近期在美國 App Store 迅速走紅,攀升至社交類下載榜第二位。
該應用程序于 9 月 18 日首次在美國 App Store 社交網絡類別中排名第 476 位,但在 9 月 24 日結束時躍升至第 10 位,到 25 日早上在免費應用和游戲榜單中排名第七,在免費應用榜單中排名第六,在社交類下載榜第二位。
該應用以“出售隱私換取報酬”為賣點,向用戶支付費用,鼓勵其記錄通話音頻,并將這些經過去識別化處理的數據出售給 AI 公司用于訓練模型。
該應用的核心功能是邀請用戶記錄并分享自己的通話音頻。作為回報,公司會向用戶支付費用,然后將收集到的匿名化音頻數據出售給人工智能公司,用于訓練 AI 模型。
Neon Mobile 的營銷策略直指當前用戶數據的價值歸屬問題,其宣傳材料聲稱:“電信公司正利用你的數據盈利,我們認為你應得一份。”
該應用為用戶提供了明確的變現方案:每記錄一分鐘通話,用戶可獲得 0.15 美元(注:現匯率約合 1.1 元人民幣)報酬;如果通話雙方均為 Neon 用戶,報酬則翻倍至每分鐘 0.30 美元(現匯率約合 2.1 元人民幣)。公司宣稱,用戶通過這種方式每日最高可賺取 30 美元(現匯率約合 214 元人民幣),相當于每年能獲得數百甚至數千美元的額外收入。
然而,這種看似誘人的模式背后隱藏著巨大的隱私風險。Neon 聲稱,在通話中,如果只有一方是其用戶,應用將僅錄制該用戶單方面的音頻。
但網絡安全與隱私律師彼得?杰克遜向 TechCrunch 指出,這種關于“單方面記錄”的措辭可能是一種隱晦的說法,其真實操作或許是錄制完整通話,之后再從最終的文本記錄中移除另一方的發言內容。這種模糊的表述讓外界對其數據收集的真實范圍產生質疑。
更令人擔憂的是該應用的隱私政策細節。條款明確指出,即使用戶從手機上刪除了 Neon 應用,只要其賬戶沒有被正式注銷,在其他 Neon 用戶呼叫他們時,通話內容仍可能被錄制。
據應用情報提供商 Appfigures 稱,這款應用目前已擁有數千名用戶,單日下載量就達到了 7.5 萬次。
發文前,發現該應用因為安全漏洞,目前已經下線,會導致所有用戶的手機號碼、通話錄音及轉錄文本被完全暴露。
報告指出,漏洞的根源在于 Neon 的后端服務器未能實施有效的訪問控制。這意味著,任何登錄用戶只需借助簡單的網絡流量分析工具(如 Burp Suite),即可攔截和修改應用與服務器之間的通信請求,從而獲取其他任意用戶的敏感數據。
該媒體證實,他們能夠輕易訪問到其他用戶的通話錄音文件鏈接、完整的通話轉錄文本以及包含通話雙方手機號的元數據。
在 TechCrunch 將漏洞告知 Neon 創始人 Alex Kiam 后,后者迅速關閉了應用服務器并暫停了服務。隨后,Kiam 向用戶發送郵件,稱“數據隱私是我們的第一要務”,并表示“為了在快速增長期間確保數據完全安全,我們暫時將應用下架以增加額外的安全措施”。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119-184067-0.html“通話換現金”模式走紅:Neon 沖上美區 App Store 社交應用榜二,通話 1 分鐘最高賺 0.3 美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