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鑒別治療脂肪肝主要有疏肝健脾、化痰祛濕、活血化瘀、補腎益精四種方法。脂肪肝屬于中醫脅痛、積聚等范疇,多與肝郁脾虛、痰濕內阻、氣滯血瘀、腎精不足有關,需結合辨證分型選擇針對性干預措施。
適用于肝郁脾虛型脂肪肝,常見脅肋脹痛、食欲減退、大便溏稀等癥狀。柴胡疏肝散加減可疏肝解郁,配伍白術、茯苓等健脾化濕。日常可用玫瑰花、陳皮代茶飲,避免情緒波動。此型多因長期情志不暢或飲食不節導致肝氣郁結、脾失健運。
針對痰濕內阻型,表現為形體肥胖、口黏苔膩、肢體困重。二陳湯合澤瀉湯可化痰利濕,配合山楂、荷葉等消脂降濁。需限制肥甘厚味,適當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濕食材。該證型常與過食肥甘、久坐少動相關,痰濕困阻中焦致使脂濁沉積。
對應氣滯血瘀型,癥見脅下刺痛、面色晦暗、舌質紫暗。血府逐瘀湯加減能活血通絡,可配合丹參、三七粉沖服。建議進行八段錦等柔和運動促進氣血運行。此型多見于病程較長者,因肝絡瘀阻導致脂質代謝失常。
適于腎精虧虛型,伴隨腰膝酸軟、耳鳴健忘等。左歸丸或杞菊地黃丸可填補腎精,配伍黃精、枸杞子食療。需節制房事避免暗耗腎精。常見于中老年或久病體弱者,腎虛不能滋養肝木而致脂濁滯留。
中醫治療脂肪肝需堅持3-6個月,配合低脂飲食與有氧運動。每日可飲用決明子山楂茶輔助降脂,避免熬夜及過量飲酒。若出現轉氨酶持續升高或肝區劇痛,應及時結合現代醫學檢查。不同證型可相互兼夾,建議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辨證用藥,定期復查肝臟超聲評估療效。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69-21409-0.html中醫鑒別治療脂肪肝的四種方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掌握診斷脂肪肝的標準
下一篇: 這些中藥讓你遠離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