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史上首位雙料CEO的title,或許要卸掉一個了。
不久前,大眾汽車周二在沃爾夫斯堡總廠舉行員工大會上,大眾汽車工會負責人Daniela Cavallo直接呼吁,結束其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的雙重職位。
來自工會主席的抗議不是小打小鬧,要知道奧博穆的上一任CEO迪斯,也是因為工會的不滿而導致下臺。
截至現在,奧博穆(Oliver Blume)同時擔任大眾集團和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已經長達3年,這種“雙面CEO”的身份爭議,自奧博穆上任大眾CEO之時便從未停下。
就在前幾天,據海外媒體的報道,奧博穆已經和大眾集團監事會主席、工會和保時捷·皮耶希家族的代表已經進行了對話,主旨就是,奧博穆卸任,而后專注于大眾集團CEO職務。同時,保時捷開始尋找新的CEO人選。
這么來看,保時捷換帥或許是大概率事件了。
01 “雙料CEO”的爭議
“首席執行官不能只在沃爾夫斯堡工作半天,其余時間都在保時捷度過,這種狀況必須結束!“
大眾汽車的工會主席Daniela Cavall在大會上的發言相當直白,就是要求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布魯姆(Oliver Blume)放棄雙重領導職位。
這一幕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大眾集團的前任掌門人迪斯(Herbert Diess),也是奧博穆的上一任,就是在與工會的強勢對峙中,失去了雙重CEO身份,而后執掌的中國區業務也被剝奪,終被迫下臺。
在具備多重CEO身份這一點上,現在的奧博穆與迪斯相似,不過現在的奧博穆權力更大, 在2022年9月,奧博穆接替迪斯執掌大眾集團后,其一直兼任大眾集團CEO和保時捷CEO,這在大眾集團中還是歷史首次。
更大的權力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精力同時放在兩個品牌上,但是不少人認為奧博穆分身乏術。
比如工會主席Daniela Cavall,在他看來,整個大眾集團不能權力分散,“大眾汽車必須重新成為整個集團的核心,我們是母公司,子公司是我們的女兒,但遺憾的是,目前的情況并不是這樣。”
另外還表示,品牌可以表現出“品牌自私和競爭意識”,但僅限于對外競爭,而不能在內部表現出來。為了確保這一點,需要制定明確的準則,“重要的是,集團董事會必須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大眾汽車已經無法承受單個品牌單獨行動的情況了。“
事實上,奧博穆的雙重CEO身份,已經不是第一次引起爭議,在其接任大眾集團CEO的第一天,就一直受投資者和分析師微詞,但當時只是少數投資人對“雙重身份”提出質疑。
不過,奧博穆始終堅持認為,兼任大眾集團和旗下品牌保時捷CEO似乎并沒有太大的沖突。甚至表示擔任兩個角色是完美的互補,“領導一個集團與單一品牌的運營管理有很大不同,對我個人來說,將這兩個角色聯系起來是一個關鍵的、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有利于大眾汽車集團和保時捷的長期成功,密切參與公司的流程和技術,以便能夠在集團內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
還表示,保時捷成功上市后,自己的雙重角色將對雙方的發展帶來很大優勢,
確實,當時的奧博穆從2015年開始便出任保時捷CEO,是任職長的保時捷CEO之一。2022年至2023年,在奧博穆的掌權下,保時捷是傳統車企轉型中的唯一逆向生長的品牌,而且,保時捷IPO的成功,是自1996年德國電信上市以來德國史上第二大規模首次公開募股。
彼時功勞傍身的奧博穆,在當時看來,的確有資格繼續留任保時捷CEO,但隨著保時捷的業績一路走低,股價也大幅下跌,要求奧博穆放棄兩家公司其中一個CEO職位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有投資機構已經在股東大會上公開表示,“雙職結構”不符合現代企業治理準則,尤其在兩個分別獨立上市的公司之間共用CEO,可能導致利益沖突與問責機制弱化。
奧博穆也曾多次以保時捷即將進行的轉型交替為理由,說明自己為何必須留在保時捷“我們正在進行董事會重組和代際交接,這些變革都需要有人手支撐,關鍵的是,目前的領導架構對兩家公司都有好處。”
同時還表示,雙重CEO的身份并不是永久的,但其自己也沒有設定明確的結束時間。
02 保時捷要迎來換帥?
但自今年以來,保時捷出現的經營危機,恰好成為了迫使奧博穆卸任的“契機”。
2025年,絕對是保時捷近年來壓力大的一年,根據財報,2025年上半年保時捷的總營業收入為181.6億歐元,同比下滑6.7%。
營業利潤從去年同期的30.6億歐元驟降67.1%,至10.1億歐元,汽車業務利潤更是從去年同期的29億歐元,下滑至8億歐元,銷售回報率(RoS)從去年同期的15.7%大幅滑落至5.5%。完全偏離此前“Road to 20”提出的18%-20%回報率目標。
銷量數據來看,保時捷在多個關鍵市場的銷量都出現下滑,上半年,保時捷全球銷量為14.64萬輛,同比下滑8.8%,其中德國和中國市場出現大幅下滑,德國下滑23%,中國下滑28%,中國直接跌成第四大市場。
似乎一夜回到十年前的水平,同時因為不佳的業績表現遠低市場預期,直接導致了保時捷多次下調全年指引,銷售回報率預期從初的10%-12%終降至5%-7%。
面對業績壓力,保時捷啟動“重新校準”計劃。按照計劃,保時捷到2029年裁員3900人,通過自然減員、限制招聘等方式優化成本結構。另外,保時捷被迫從“純電先行”開倒車至“動力系統并行”,宣布延長燃油車和混動車型的生命周期。
隨后保時捷就宣布,對高性能電池子公司Cellforce進行重組,放棄自研電池生產計劃,轉而將其轉型為獨立的研發部門。
與此同時,Cellforce現有的286名員工中,減員7成,約有200人將被裁撤,僅保留約80人的小型研發團隊。
盡管保時捷的上半年業績,是受到電池項目失利,美國關稅政策,電車需求疲軟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但當大環境和形勢不好,業績下行時,奧博穆的雙重身份,就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不久前,就有外媒報道,5月份,保時捷的投資者再次在股東大會上呼吁奧博穆卸任保時捷CEO,而這一次保時捷·皮耶希家族內部,也對奧博穆兼任大眾和保時捷CEO有了分歧。
不過,盡管奧博穆在股東會上明確拒絕讓步:“雙重角色是成功的保障,尤其在當前挑戰時期,其優勢遠勝弊端。”
但根據知情人士的透露,保時捷內部已經在尋找繼任者,還與不少候選人進行了談話,原計劃原定在9月宣布,不過有所變動,或在秋季官宣,2026年初執行。
或許,保時捷的一把手真的換人了。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47-8561-0.html工會又來施壓 大眾集團CEO后院起火 保時捷或迎來換帥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