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急性胃腸炎的癥狀主要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畏寒、食欲減退、脫水乏力等。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多由病毒、細菌感染或飲食不當引起。
胃腸黏膜受刺激時會出現反射性嘔吐,初期可能吐出胃內容物,嚴重時可吐出膽汁。嘔吐后可能出現暫時緩解,但容易反復發作。病毒性胃腸炎嘔吐物多為未消化食物,細菌性感染可能含有黏液或血絲。兒童患者嘔吐時家長需注意防止誤吸,保持側臥位。
臍周或上腹部出現陣發性絞痛,排便后疼痛可能暫時減輕。腹瀉多為水樣便或稀糊便,每日可達10次以上,細菌感染時可能帶有黏液膿血。腸鳴音亢進伴隨明顯里急后重感,嚴重腹瀉可能導致肛門周圍皮膚紅腫。家長需注意記錄患兒排便次數和性狀變化。
細菌性胃腸炎常見38-39℃中低熱,部分諾如病毒感染可能不伴發熱。發熱時伴隨寒戰、頭痛等全身癥狀,嬰幼兒可能出現高熱驚厥。體溫超過38.5℃需物理降溫,持續高熱需警惕嚴重感染。家長應每2小時監測體溫,避免過度包裹影響散熱。
炎癥刺激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明顯的厭食和拒食表現。空腹時可能減輕惡心感,但長時間不進食會加重脫水。發病初期可嘗試少量飲用溫鹽水或米湯,癥狀緩解后逐步過渡到低脂低渣飲食。嬰幼兒母乳喂養者可繼續哺乳,但需減少單次喂養量。
頻繁嘔吐腹瀉導致體液大量丟失,表現為口渴、尿量減少、眼窩凹陷。嚴重時出現皮膚彈性差、精神萎靡、四肢冰涼等循環衰竭表現。輕度脫水可口服補液鹽,中重度脫水需靜脈補液治療。家長需觀察患兒精神狀態和尿量變化,嬰兒前囟凹陷是重要脫水指征。
出現急性胃腸炎癥狀時應暫停固體食物,少量多次補充口服補液鹽。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涼加重腸痙攣。細菌性感染需遵醫囑使用蒙脫石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病毒性感染以對癥治療為主。若嘔吐物帶血、腹瀉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意識改變,須立即就醫。恢復期飲食應從流質逐步過渡,避免油膩、生冷及高糖食物刺激胃腸。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69-16142-0.html半夜急性腸胃炎的癥狀有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腸胃炎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下一篇: 胰腺癌可以從哪些檢查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