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手機行業內部的一些調整引起了廣泛關注。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部分國產高端手機在配置上有所調整,屏幕規格從原先的2K降為了1.5K。不僅如此,這些手機在其他方面的配置也出現了縮減,而這種縮減行為是芯片制造商與手機廠商共同達成的默契。
以某國產手機品牌為例,從搭載驍龍870的12X型號到升級為驍龍8G2的13型號,盡管13型號在定位上更高,但卻從雙喇叭配置減為了單喇叭。這種在明顯配置上的縮減,讓人不禁對手機內部其他不易察覺的配置變動產生疑問。
不僅如此,其他手機廠商也在一些細微配置上動手腳。例如,某國產旗艦手機在高端機型上采用了成本較低的轉子馬達或Z軸馬達,而一些更注重用戶體驗的廠商則選擇了更高質量的X軸馬達。還有廠商在高端機型中省略了NFC或紅外功能。
廠商采取這些措施的背后,是出于成本的考慮。增加一個喇叭不僅意味著硬件成本的增加,還會在手機內部空間日益緊張的情況下,對其他設備的布局產生影響。因此,縮減喇叭可以為其他設備騰出更多空間,從而避免使用更高集成度的配件,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馬達這類配件上,成本差異尤為顯著。轉子馬達的成本僅為十幾元,而Z軸馬達則要幾十元,高質量的X軸馬達更是近百元。考慮到手機的生產規模通常以千萬部計,這種配件成本的節省累積起來,可達數億乃至十幾億元。
然而,與這種成本節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端手機的價格卻在逐年攀升。今年的旗艦手機普遍漲價500元以上,一面是價格上漲,一面是配置縮減,這無疑加劇了消費者對手機廠商的不滿。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手機并非唯一出現配置縮減的細分市場。中低端手機市場早已存在類似問題,而且手段更為直接。例如,聯發科的天璣6020和天璣6080芯片,實際上是數年前的天璣700和天璣810的改名產品;高通的一些中端芯片也只是通過添加后綴來偽裝成新產品,其性能與幾年前的驍龍778相差無幾。更令人震驚的是,驍龍680芯片竟是2018年驍龍660的升級版,搭載該芯片的平板售價近2000元,但其性能卻與2016年的iPad Pro相當。
在中低端市場,聯發科G85這款12納米工藝的芯片自2020年推出以來,一直被廣泛應用于低端手機中。即使經過多次升級和改名,這款芯片仍被多款低端手機所采用,顯示了廠商在成本控制上的極致追求。
這種配置縮減現象在中低端市場尤為普遍,原因在于國產手機已經占據了這一市場的全部份額,消費者別無選擇。因此,國產手機廠商在定價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而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相比之下,蘋果的iPhone雖然在定價上較為昂貴,但其配置一直在穩步升級,甚至在增加內存和攝像頭的情況下,價格反而有所下降,這體現了蘋果對國內消費者的誠意。
隨著消費者對國產中低端手機的不滿日益加劇,他們開始轉向購買二手國產旗艦手機或iPhone。據二手手機平臺數據顯示,近幾年二手手機的銷量持續增長,而電商也開始涉足二手手機市場,提供認證服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26-178468-0.html國產手機配置縮水成常態,蘋果成良心典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