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是慢性腎臟病終末期的臨床表現,主要由腎功能嚴重衰竭導致代謝廢物無法排出引起。尿毒癥患者可能出現水腫、乏力、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貧血等癥狀,需通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等方式治療。
尿毒癥的核心病因是腎小球濾過率低于15毫升/分鐘。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腎損害是最常見的原發性疾病,約占全部病例的60%。其他原因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多囊腎等遺傳性腎病,以及長期濫用鎮痛藥導致的間質性腎炎。腎功能持續惡化會導致尿素氮、肌酐等毒素蓄積,并引發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
早期可能僅表現為夜尿增多和輕度貧血。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晨起眼瞼水腫、食欲減退等消化道癥狀。終末期患者常見皮膚尿素霜沉積、心包摩擦音等體征。神經系統癥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周圍神經病變,嚴重者可出現尿毒癥腦病。
主要依據血肌酐和尿素氮檢測,配合腎小球濾過率評估。超聲檢查可觀察腎臟萎縮程度,必要時需進行腎穿刺活檢。診斷時需排除急性腎損傷,關注貧血程度、血鈣磷代謝等并發癥指標。尿常規檢查常見蛋白尿和管型尿。
血液透析需每周進行3次,每次4小時,通過人工腎替代功能。腹膜透析可居家操作,每日更換透析液3-5次。腎移植是根治手段,術后需長期服用他克莫司膠囊等免疫抑制劑。所有患者均需嚴格控制水分和蛋白質攝入,限制高鉀食物。
腎性骨病需補充骨化三醇膠丸,嚴重貧血使用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心血管并發癥應控制血壓,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皮膚瘙癢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神經系統癥狀需調整透析方案。定期監測甲狀旁腺激素水平預防繼發性甲旁亢。
尿毒癥患者需嚴格遵循低鹽優質蛋白飲食,每日飲水量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以內。建議選擇雞蛋、魚肉等生物價高的蛋白質來源,避免豆制品等高磷食物。保持適度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定期監測血壓和體重變化,記錄每日尿量。注意口腔衛生和皮膚護理,預防感染。心理疏導對改善治療依從性具有重要作用,家屬應參與患者的日常管理。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69-23129-0.html關于尿毒癥的介紹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腎結石尿結石可以吃豆類嗎
下一篇: 腎盂腎炎的癥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