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主要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癥狀表現包括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發熱等。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等引起,癥狀較輕;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癥狀較重且可能伴隨全身癥狀。
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常見癥狀為鼻塞、流涕、打噴嚏、咽部干癢或灼熱感。發病初期可能出現畏寒、低熱,通常體溫不超過38攝氏度。部分患者伴隨輕微頭痛、乏力,癥狀多在3-7天自行緩解。治療以對癥為主,可選用復方氨酚烷胺片、感冒清熱顆粒等緩解癥狀,同時注意休息與補水。
流行性感冒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導致,起病急驟,表現為高熱可達39-40攝氏度,伴隨明顯寒戰、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呼吸道癥狀如干咳、咽痛可能稍晚出現,兒童可能出現惡心嘔吐。流感易引發肺炎等并發癥,確診后需盡早使用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等抗病毒藥物,并隔離防止傳播。
細菌性感冒多由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繼發感染引起,表現為持續高熱超過3天、膿性鼻涕、扁桃體化膿。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等抗生素治療。若未及時干預可能進展為鼻竇炎或中耳炎。
過敏性鼻炎癥狀與感冒相似,但無發熱且病程超過2周,表現為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鼻癢。多由花粉、塵螨等過敏原誘發,可通過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控制癥狀,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并進行過敏原檢測。
胃腸型感冒常見于兒童,由腸道病毒引起,除呼吸道癥狀外還出現腹痛、腹瀉、嘔吐。需注意補液防止脫水,可配合蒙脫石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調節腸道功能。家長需密切觀察患兒精神狀態及尿量,若持續嘔吐需就醫。
感冒期間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發熱時可用溫水擦浴物理降溫,避免劇烈運動。若癥狀超過1周未緩解、出現胸悶氣促或意識模糊,須立即就診。流行季節前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日常勤洗手、佩戴口罩可有效預防。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69-21186-0.html感冒的分類及癥狀表現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孩子秋天感冒護理
下一篇: 兒童感冒需要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