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4 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今日報道,歐洲汽車行業多位高管表示,歐盟應當效仿中國的做法,把混合動力車也納入減排計劃。他們警告稱,如果布魯塞爾堅持在 2035 年全面禁止燃油車,歐盟最大的產業將面臨風險。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奔馳 CEO 康林松表示,中國在“交通脫碳”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因為中國的政策不僅支持純電動車,也鼓勵混合動力和其他減排技術。“中國沒有設定具體日期,也沒有全面禁令,而是保持技術開放。如果這樣的方案已經證明有效,為什么我們不考慮歐洲版本呢?”
舍弗勒 CEO 兼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主席馬蒂亞斯?青克也贊同這一觀點,他表示:“中國的優勢在于沒有限制技術…… 效仿這一思路并沒有錯。”
汽車行業近來不斷呼吁歐盟委員會重新評估 2035 年禁售燃油車的政策。車企認為,該政策迫使自身把投資集中在電動車上,忽視了更廣泛的低排放解決方案。
8 月 27 日,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和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在致歐盟委員會的聯名信中指出,在當下環境下,要完全依靠零排放汽車來達成目標“已不再現實”。
歐盟官員仍不愿動搖 2035 年的禁令,因為電動車銷量今年已有所增長,主要得益于更多平價車型上市。IT酷哥從報道中獲悉,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 數據顯示,今年 1 月至 7 月,電動車在歐盟市場的份額為 17%,混動和插混合計占 43%。研究機構預計明年電動車比例將提升至 22.6%。
康林松強調,車企已在電動化上投入了數千億歐元,歐洲必須進一步加大在充電基礎設施和供應鏈上的投入 —— 這正是中國推動電動車的關鍵手段,除了補貼購車,還通過產業戰略強化配套。他說:“要想讓電動化主航道更有成功的機會,就必須把資金投入到這些環節。”
康林松還警告,如果禁令生效前消費者集中購入燃油車并長期使用,將導致禁令實施首年市場大幅萎縮,中小車企恐難以承受。他直言,這對歐洲最大產業構成“巨大風險”。
在歐洲主要車企中,奔馳在電動車轉型上相對落后。今年上半年,奔馳全球銷量中電動車占比僅剛過 8%,而寶馬為 18%,雷諾 16%,大眾 11%。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銷量繼續快速增長,今年有望首次超過燃油車。
行業內部對脫碳路徑仍存在分歧。沃爾沃汽車和極星等聚焦電動車的廠商警告稱,不應放松目標。據 E-Mobility Europe 秘書長 Chris Heron 透露,超過 100 位企業領袖將在下周發表公開信,呼吁歐盟堅持 2035 年的禁售目標。信中寫道:“削弱 2035 年目標只會動搖投資者信心和消費者信任,并讓國際競爭對手得利。”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26-180534-0.html奔馳 CEO 康林松等歐洲汽車高管喊話歐盟:要學習中國經驗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