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西安發力!
9月16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西安市“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工信局副局長劉婷,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迪、航空基地管委會副主任杜崇壯到會,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李敏主持。
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
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為關鍵路徑
推動工業經濟倍增發展
——
1—7月,西安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分別高于全國和全省4.7個、2.1個百分點,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2、在全省11個市(區)中排第1。
重點產業鏈群規上企業總產值增長13.8%,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6.2%,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其中,光伏、乘用車與智能網聯汽車2個產業鏈群產值增速領跑,分別增長65.2%、33.1%;新材料、輸配電、商用車等產業鏈群穩健增長,分別增長10%、9.0%、5.9%。
市工信局副局長劉婷介紹,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外部形勢,西安篤定產業強市戰略,以重點產業鏈群高質量發展支撐工業倍增,以“鏈式思維”推動產業協同發展,以創新驅動激活增長動能,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產業鏈群支撐作用顯著。
小布了解到
主要圍繞“五個強化”
推動產業鏈群建設走深走實
↓↓↓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全市一盤棋”推進體系
圍繞大飛機、商用車、光伏、半導體及光子、能源(油氣)、輸配電、乘用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互聯網和軟信服、生物醫藥等10個重點產業鏈群,按照“一鏈一方案一措施一清單一圖譜”模式,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制定牽引性目標、撬動性任務和針對性政策,形成能力提升及招商引資項目、科技攻關、關鍵要素服務保障等清單,以“小切口”推動產業“深突破”。
二是強化創新融合,推動“科教人”賦能產業鏈群發展
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群,全面梳理產業、科技、教育、人才資源現狀,編制產業與科教人一體化創新融合發展系列圖譜,探索科產融合工作模式和操作路徑。推動制定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科研平臺服務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實施方案,RDI、光伏、空天動力、輸配電等產業創新中心掛牌成立,進一步推動科技教育人才等資源要素協同賦能產業鏈群發展。
三是強化項目攻堅,筑牢“穩增長”堅實支撐
出臺工業用地儲備供應和園區建設攻堅、產業項目籌建“全周期”服務等工作方案,夯實產業發展空間,推動實現“引進即籌建、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建立用地項目聯評聯審和項目清單推進機制,聚焦拿地、開工、建設、入庫等關鍵節點,協調解決具體問題,保障項目加快建設、早日投產。今年以來,積極謀劃重點項目,形成“縱橫兩路”打通渠道、“自上而下”組織項目的工作模式,一批標志性項目加快建設,西咸比亞迪動力電池和零部件、法士特智能傳動系統、巨子生物醫用生物材料等項目開工建設,陜西電子芯業時代8英寸產線、三角防務航空零部件等項目年內投產。截至目前,儲備科技產業“兩重”項目512個、“兩新”項目133個。
四是強化產業協同,激活“融鏈入鏈”主體活力
組織召開光伏、汽車、半導體及光子、輸配電產業鏈協同發展座談會,推動鏈內鏈間企業協作配套、融合創新和場景開放。開展中小企業融鏈入鏈專項行動,累計征集各類資源需求4000余項,梳理形成企業配套需求清單、供應商能力提升清單、人才團隊需求清單等“三張清單”,全面推動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
五是強化生態優化,營造“全要素”保障環境
出臺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明確11項發展指標,60條工作舉措,推動金融資源供給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需求適配互促。建成RISC-V、鴻蒙星閃等5類技術適配中心,推動長安計算60萬臺信創PC生產線量產。工業倍增基金累計已決策子基金23支,規模361.62億元,覆蓋全部重點產業鏈群。舉辦2025西安(法國)經貿合作沙龍、2025西安(德國)經貿合作沙龍、“長安之約:跨國制造企業交流會”等專項活動,促進西安市產業鏈、供應鏈跨區域對接。
下一步
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將聚焦“四個加快”
打好產業鏈群建設“組合拳”
——
一是加快方案落地。
抓緊編制各鏈群政策兌現工作指引和實施細則,做好政策宣貫和首次兌付,讓企業早受益、快發展。
二是加快創新突破。
圍繞乘用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鏈群,建設一批集模式創新、技術攻關、人才集聚、產品開發、企業孵化于一體的產業創新中心,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概念驗證、中試驗證、企業孵化全流程關鍵環節。
三是加快項目轉化。
按照招引、籌建、在建“三類項目”進行綜合管理,把握關鍵環節分類施策,加快形成有效投資。
四是加快空間拓展。
強化土地與項目聯動,圍繞已供用地建立“簽約—供地—開工—投產”閉環管理機制,推動落地項目盡快開工。加大土地整備力度,加快供地進程,推動“用地預審—規劃許可—供地審批”流程優化,爭取“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
在問答環節
記者就大家關注的內容進行了提問
一起來回顧
——
問
西安市將圍繞大飛機、商用車、能源油氣等10個重點產業鏈群,按照“一鏈一方案一措施一清單一圖譜”模式,以“小切口”推動產業“深突破”,請問經開區如何在這些產業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未來,在產業發展中又將聚焦哪些方向?
答: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迪介紹,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市工業經濟主戰場,也是能源油氣產業的主陣地。經開區深度融入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布局,依托全國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的帶動能力,構建起了體系完善、規模可觀的能源油氣產業鏈群。2024年,全區聚集油服配套企業500余家,覆蓋勘探開發、儲運銷售和裝備制造等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全年能源油氣產業實現工業產值506.5億元,同比增速達到29%,為全市工業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推動能源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的過程中
經開區始終堅持
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
在源頭端,強化支撐重點科研機構,引領關鍵技術突破。
以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為例,自運行以來,圍繞低滲透致密油氣、頁巖油氣等領域實現8大關鍵技術突破,取得授權發明專利335件,相關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6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412項,為鄂爾多斯盆地油氣穩產增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轉化端,聚力共建產業創新平臺,助推成果實現應用。
聯合籌建西安市能源油氣產業創新中心,以油氣田應用場景為導向,實施一批產品開發、企業孵化項目。預計到2027年,新孵化15家以上科技型企業,推動20項以上科技成果通過驗證,5項以上創新產品實現產業轉化。
在培育端,多層編制金融服務體系,破解企業發展障礙。
攜手專業銀行,針對油氣企業特點及融資需求,定制一攬子20余項特色金融服務產品。引入1億元規模“小升規”基金,賦能高技術成果轉化企業快速成長,從新增市場主體入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問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大飛機產業,請問閻良區(航空基地)在推進大飛機產業鏈建設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航空基地管委會副主任杜崇壯介紹,西安是航空工業重鎮、大飛機的“搖籃”,西安閻良作為西安市航空產業的核心承載區,因航空而生、因航空而興,六十七載逐夢長空,聚集著4個航空鏈主企業和1500家配套企業,構建了集設計研發、零件生產、整機制造、強度驗證、試飛鑒定、航空服務為一體化的航空產業鏈群,運20、新舟系列、空中加油機等30多種型號的飛機從這里飛上藍天。2024年,閻良航空產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
為搶抓國家大飛機規模化發展戰略機遇
航空基地重點構建了
“組織引領、龍頭帶動、創新驅動
項目拉動、要素聯動”的工作格局
推動大飛機產業鏈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
強化鏈主引領、創新機制,健全產業集群協同統籌。
航空基地有“五個首次”,強力推進大飛機戰略合作,首次創立了西安市與中國商飛區域合作新模式、召開了“大飛機規模化西安區域動員會”、建立了推進工作機制和例會機制、規模化后舉辦了首場中國商飛全球供應商大會和首場大飛機規模化供應商高級研修班。今年3月,市區聯合出臺了《大飛機能力建設方案和政策清單》,為供應商在地融鏈、深度合作提供支撐保障。
強化龍頭帶動、需求牽引,促進產業規模跨越提升。
對標商飛整機配套需求,聯合商飛開展入企指導,組織規模化供應商培訓活動,推動21家企業進入商飛供應鏈體系,7家企業進入供應商清冊,全市商飛供應商數量增至77家。同時,協助15家企業爭取商飛明年儲備訂單27億元。興航航空、奧若特相關項目獲得國家大飛機領域“兩重”建設專項資金。
強化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促進核心技術迭代突破。
依托中國商飛-西工大大飛機研究院、長安先導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實驗室、航空零件低成本制造實驗室等平臺資源,積極推進中航西飛、西工大與本地配套企業共建大飛機產業創新中心,目前已完成18項C919/C929關鍵技術的攻關,預計超過5項技術年底前可實現量產。
強化項目拉動、靶向招商,促進產業鏈群聚合共贏。
對14個在建配套能力提升項目,實行“一對一”專人服務,目前9個項目已竣工投產,5個項目即將完成設備調試,共完成投資50億元。通過舉辦商飛全球供應商大會,精準招引補鏈企業,已簽約落地項目5個,總投資3.2億元。
強化要素聯動、做強保障,促進資源要素系統集成。
借助大飛機區域聯合推進工作專班和月度例會機制,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促進人才、技術、金融等資源要素賦能本地航空企業,推動更多產品、企業納入商飛供應鏈體系。大飛機企業組團布展巴黎航展等重要展會,開拓海外市場,不斷提升西安航空產業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問
剛才市工信局介紹情況時提到了“中小企業融鏈入鏈專項行動”。能否具體介紹一下,這項行動是如何幫助中小企業對接產業鏈核心資源?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工作舉措是什么?
答:市工信局副局長劉婷介紹,推動中小企業“融鏈入鏈”,是西安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的一項重要舉措,目的是破解中小企業“單打獨斗”難題,讓更多中小企業融入大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在前期征集的“三張清單”基礎上,各產業鏈工作專班、各區縣開發區開展了一系列鏈內、鏈間對接活動,促成了一批供需合作。比如,組織大飛機產業鏈企業“走出去”開展面對面供需對接,為十余戶企業爭取到商飛訂單;推動西科控股與比亞迪開展激光雷達合作,促進陜汽集團與華羿微電子開展車規級芯片配套;促成比亞迪電子與西影集團合作,目前比亞迪電子代工的“XR座觀式”西影無界專用座椅樣機已正式下線,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下一步,市工信局將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動態更新“三張清單”。及時補充更新企業配套意愿和配套能力,確保清單“常新”,對接“精準”。二是積極開展對接活動。每月組織配套對接會、“鏈主”企業開放日、供應商大會等活動以及技術路演、產學研對接、新技術新產品推介、中小企業走進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資源對接活動,三是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建立融鏈入鏈優秀案例庫,挖掘鏈內、鏈間協同聯動的創新模式,通過舉辦現場觀摩會、經驗交流會等,推廣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做法。
劉婷表示,希望廣大中小企業能夠積極參與到“融鏈入鏈”專項行動中,及時梳理企業的資源優勢、配套需求和合作意向,與工信部門一起把供需對接做細、把合作渠道打通,真正讓“融鏈入鏈”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rrqrq.com/showinfo-102-35147-0.html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 西安發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紅色主場見證開門紅!中國女籃熱身賽首戰告捷,西安“吶喊聲” 震徹省體育館BE中心!
下一篇: 西安市首家區級廣告產業園區正式運營